移动平均数的应用方法 |
|
移动平均数为美国葛南维教授所创,经是根据海浪翻腾循环的法则,注意股价的动态变化,从而预测股价未来的变动趋势,并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. 移动平均数买卖时机: 1.移动平均数(不论指数的移动平均数或是个股均价移动平均数)比指数(或当日均价)为低时,行情大多为多头走势,以持股或做多买卖较为有利. 移动平均数买卖时机的原则,虽与葛南所创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时机八大原则略有不同,但实为该八项原则去芜存菁之作。这五项应用法则虽然简单,却对行情的涨势或跌势时的操作应用,颇能收实效。 另由于一般移动平均数的计算种类颇多(有2天移动平均、3天移动平均……),究竟应采用几天平均来参考较具实效,这一问题困扰着一般投资者,据经验所知,采用天数的原则约有下列特点: ⑴喜欢作短线交易(即3天以内甚或当天扎平)的投资者,不妨采用6天的移动平均数。天数较少的移动平均线由于反应较为敏感,因此都提早买到较低价及卖到较高价,但其缺点是遇到骗线的机会也比较多。 上述移动平均数采用天数的数点原则中,3天移动平均数可作为研判次日行情是否将为涨跌的参考,其方法为: ⑴开盘叫买的价格,若比该股日的3天均价为高的话,则该股当天将上涨的可能居多。 上述判断方法并非绝对,但有八成左右的准确性,并无其它什么理由,只是要顺势判断而已。另外,若交易中突然有利多消息或利空消息宣布,将会影响此种判断,所幸这种情况不多。再者大势若是盘局,则由于涨跌幅度有限,上述判断需打折扣;至于指数涨跌的预测,受权数大小所占指数比率的不同,会有偏差,这一点也需注意。 移动平均数的使用原则及方法大约如下述,但部分资深的投资者,尚有采取移动平均数两者交叉比较法及13周、26周平均数等方法,来做为中长线买卖股票的研判依据,其方法亦介绍如下。 两者交叉比较法:将当天指数(或股价,下同)与6天及10天平均数比较,当天大于6天平均,6天平均又大于10天平均时,则为买进信号;反之当天指数小于6天平均,6天平均又小于10天平均时,则为卖出信号。此方法又可用12天或24天和当天比较,及13天与26天平均和当天比较等多种方法,都具有实用性。 13周平均数:即以13个星期以来的周末指数(或收盘价)来计算其移动平均数,26周平均数的方法亦同,都是中长期投资者所乐于采用的。 |
|